第一百零一章 七百里连营
分类: 历史 字数:3939 创建时间:2024-12-31 19:49:30

报上号召过革命化的春节。入冬的金银滩,窝棚连窝棚,营帐手拉手,气势不让刘备征吴的七百里连营。

来自东北的知青在这里搭起长条的军营帐篷,他们本来还准备在里面砌炕,被告知没有那么冷,但躺下之后总还是担心今夜有暴风雪。

有的爱唱《满江红》,因为从他们江南水城到北方的草海约四千公里,所以唱起“八千里路云和月”内心境界就特别苍莽,感觉如大雁列阵飞翔。招着手的“三十功名”不是尘与土而是如粪土,粪土当年万户侯!

北大荒一台台拖拉机驶出地平线,整个旷野在颤动。他们尽管豪气干云生活有保障但睡通铺熬严寒也会有逃兵这不就到金银滩补课来了。

来自陕北的知青有些在指示下达前就已经怀揣着为国分忧的精神和宏伟志向对赴边和下乡无限向往,临到头来在金水桥充满虔诚握拳宣誓,在火车窗欢笑着向表情复杂的亲人挥手。

到了黄土高原的第一件糟心事是没水,住在塬上吃的水在沟底。女生含口水漱两下就算刷牙,把含在口里的水吐一多半在手掌上往脸上抹几下“洗脸”,再将口里剩下的水舐在梳子上用来梳“光光头”,使头发不至于总是挟带泥垢。

他们来这里的第一眼看见尽情流淌的金银滩水时激动得喊:“比城里自来水还要多!”

来自内蒙这批出身全是干部(含高干)和红五类,他们那里许多人已经返城,而他们到这里来是多少犯了点事。

他们感慨这里可以海吃五谷杂粮,“在牧区海吃的是肉,除了羊肉还是羊肉,根本见不到蔬菜和作料。有回采野葱吃了淌鼻血被牧民教训,‘只能羊吃草,人吃羊,人跟羊一样吃草就活,那就吃草好了,还放什么羊呢!’”

他们一去就遇上干部层清洗的揪“内人党”并卷入了其中,专案组、挖肃战斗队铺天盖地刺刀见红,却不了了之。

内蒙过去没有划过阶级,知青到了参加“补课”,漫山遍野都是刚划的牧主,批斗大会低头弯腰的黑压压一片。抄牧主家的“浮财”铜器银器银饰品毛呢皮货等也“补了课”。

怪就怪干部子弟们有指点江山、高谈阔论的通病,后来终于整到自己头上,加害者成了被害者,大批的被办“学习班”,小批的进拘留所。

来自严重缺燃料山地的知青在这里用草捆堆成了连营中最大的营垒,说看着是一种精神享受。

他们那里灶台上都开眼搁陶罐利用“余火”。农民煮块腊肉要三天,第一天顶罐热水洗腊肉,第二第三天慢慢煨。

而去砍柴要花一整天,那山也是光秃秃的回来一身割起伤口流脓生疮一个多月才好。

苏北来的几个插队知妹,穿黑、白纺绸裤子,的确良花点子衣服,盖绣有牡丹的丝缎被子。属于旧知识分子或工商业家庭的子女,成分不好调不出去,偏还要这样乔张作致。

在这里农民帮助下搭个水阁,眺望金银滩沙平浪阔,旷远芊绵,烟嶂如画。说她们那里也是水乡,但是臭烘烘,人畜全用那水。

自己编的苇席,虽然毛糙,断头多,但还是可观可赏。还带了敌敌畏来消灭跳蚤,不像连营别的知青都只带了碘酒来涂身上肿起的包和抓破的皮。

最令人沉默又不可不提的是来自昆仑山脚下的这群长途跋涉者,他们去的农场拓荒者为50年代末的支边人——幸存者也忝列为知青——除遗留白骨外已经跑光,才去都不敢在场内住。

后来他们自己也跑。丢下戈壁盐碱中开垦的颗粒无收的农场回到海滨城市因没有户口只能打零工。

他们在此掘地窝子,斜着挖深入地下两米,四周用土坯垒起矮墙。地面用树干苇条草泥搭个一米高的屋顶和门,门上挂着个吓人的牛头盖骨。

来自云南的这群,前不久还抗争过。他们有盖竹楼的经验,在金银滩用芦苇搭建二层的窝棚,未掐掉的芦花在风中如白色的火焰在燃烧静止时像举哀的白旗自带悲风过者都行注目礼。

最引起热议的是其中十四个来自橡胶林的农场知青,一个女知青还带个回城者丢下的娃。他们在自己的窝棚上画了五颜六色的版纳风景,及他们为争取回城在上面趴过的铁轨。

说钦差来的那天细雨霏霏,场地泥泞,留下满地的膝盖印,这膝盖印将会成为化石。他们在自己的窝篷门口就制作了几个膝盖印,及一男一女两个半身。

最受欢迎的是来作慰问演出的青要山知青革命样板戏宣传队。青要是偏远县分,知青来自大城市的重点中学。这些样板戏折子都是他们自己抱着砖头厚的剧本啃,然后熬更守夜排练出来的。

演出必须晚上才有灯光效果,观众举着火把抱着板凳从深山老林赶来。

演的折子是红色娘子军“军民一家”、白毛女“北风吹”、沙家浜“智斗”、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压轴为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

演出前用凡士林化妆打底,各种油画颜料往脸上涂,阿庆嫂蓝底白花衣服是用白颜色画出来的,碘钨灯下一个个浓眉大眼闪亮登场。

演员们样板戏唱腔下乡前就已烂熟,动作记不得就只有胡来。观众都看得如痴如梦,把手掌拍烂。徐来把这些演员名字也都刻上了勒石。

有个叫简涵秋的知妹,她下乡才到县城就因日记的问题要关三年,表现好提前释放。所幸她没有累垮,还炼成了古铜色的皮肤,像个女兵。

她为搭帐篷,敲出锋利的石片用来割芦苇。在河滩巡逻的徐来和九九受感动帮她搭好了窝棚,九九还给她端来一锅荞麦面疙瘩。

她对二人说自己没有口粮,有几个钱,这里应该有伙食团吧?徐来便在收工后带她到白容和史蕾家去搭伙。

不出徐来所料白容和史蕾见之甚喜,让她搭伙吃饭。听她讲自己的来龙去脉,关了三年就是因为日记上写了些不合时宜的内容。

随时间推移白容、史蕾你说我应,都觉得她跟徐来是一对儿!白容对她说:“你上工,在徐来那里搭伙才方便。”“不好吧?”她说。

“有啥不好?”史蕾说,“他一个人,你也是一个人。”

腰居朝南的侧面有道后门,门外几步就是当灶屋的偏厦。徐来上下工时间跟大家不一样,徐来做好饭之后放在灶屋,二人从来没有一起同桌吃过饭。腰居门只是扣着,甚至敞开,她从未进去过半步。

白容和史蕾散步来到她在河滩的蜗居,白容说:“徐来两间屋空起一间,我们帮你把家搬到他那里去,明天就来帮你搬!”

“呀,这怎么可能?”“为啥不可能?你们一起吃饭都一个月了!”“但要先跟他说!”

史蕾说:“哈,我们商量的,就是先不跟他说!免得他优柔寡断,越是正人君子,就越是这样,说了他摇头,怕这怕那,或者口是心非说不行不行,就黄了。”

“我们现在这样,都有风言风语,全靠有你们和九九帮我扎起。他肯定还要顾虑别人的看法,先要是不说,跟他耍板眼,要是搞糟了,我也就走投无路了,将死无葬身之地!”

白容说:“你说起吓人,咋叫走投无路,死无葬身之地?先不说,就是故意将他的军,来个既成事实。简,我给你吃个定心汤圆,万一像你说的,搞糟了,你住到我们这里来!还有给九九说了,你就在我们生产队插队。”

简听了,猛地把白容的腰搂着,头向她身上钻,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似的,不知怎么说句:“香妃,你真的好香哦!”白容抱着她的头:“在说你,你说哪里去了。”

史蕾一边正在吃醋,简另一只手伸过来又把她的腰勾着了,三个搂在一起。

知青们扛起锹锄离开浪漫派的连营来到尖山子工地,就晓得锅儿是铁铸的。好在知青梯田没有搞什么插红旗拔白旗,背沙子、泥巴、石灰、水泥的知青像蜗牛牵成线,上的上下的下。

抬石头的知青在围着尖山子转圈,慢慢抬,慢慢磨。磨到招工那一天,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歌一曲。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

各路记者采访知青:“你为何不远千里来金银滩造知青梯田呀?”“挣表现!”

“你过年为啥不回家呀?”“挣表现!”

“你为啥担这么重?”“挣表现!”

“你为啥背起娃儿都来修梯田?”“挣表现!”

“你对金银滩七百里连营千军万马的场面有何评价?”“挣表现!”

“你觉得修知青梯田的重要意义是?”“挣表现!”

记者们让徐来解释知青们为何以一词答百问。徐来道:“七百里连营当然不乏胸怀天下壮志凌云者,军营帐篷里很多就是。但多数都是成分不好的,有各种问题的,所以他们回答的都是大实话。需不需要我继续说?”

“行呀,说!”“知青回城,除坐等幸运之神降临外,无非二途,一是挣表现,一是开后门。”

十个记者有九个都问:“什么叫开后门?”唯一懂得这个词的记者,就解释了什么叫开后门。

徐来接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社会大厦将溃于开后门!”

众记者笑声朗朗:“哈哈你说得这样严重,如果杜绝了开后门,知青都涌到你这里来了,金银滩装不装得下?”

羞答答的爱情,很多地方知青有不成文的规定三年不得谈恋爱。若哼起与民歌、红歌旋律完全不同的外国歌曲那便是黄色歌曲。

在金银滩这一切都放松了,知青在金银滩吹拉弹唱,都是些苦中作乐的行家里手。最抒情放松的莫过于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来自红墙下的知青有的很迷惑,也有的很愧怍,就写的我们的事怎么普天下都在唱啊?

一男一女金嗓子在隔河对唱《拉兹之歌》和《丽达之歌》,你是我的心,你是心灵的歌,快来吧趁现在黑的夜还没散……

一群人在唱《红莓花儿开》,先是一两个女生在唱: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有一位少年最是我心爱……

唱到第二段声音像撒豆成兵那样爆发式增长,整个金银滩的知妹都唱起来了:少女的思念天天在增长,我是一个姑娘怎么对他讲……包括那些平时最羞涩的女生,她们有的边唱边低头吃吃笑,有的豁出去了抬起脸蛋唱得比谁都响亮!

有个奇怪现象是拿着工资、扳起指头算来对每个大大小小的运动都要创作歌曲为之呐喊加油的作曲家和词作家们并未给遍及所有城市家庭的知青和知青运动写过一支歌曲。

金银滩知青梯田工地每天播放的歌曲都是《学习大寨呀赶大寨》:学习大寨呀赶大寨!大寨红旗迎风摆。她是咱公社的好榜样啊,自力更生改变那穷和白。坚决学习大寨人,敢把那山山水水另呀嘛另安排!

来金银滩安营扎寨的知青,免不了都会说起各自公社学大寨的情况。有人说他们那里为建成大寨县早出晚归还不够,还得夜战。

他们夜战工地与北岸公路遥遥相对,把许多马灯点亮之后,一群人坐着瞎吹,然后起身装几车土推出去,又坐下瞎吹。等到约九、十点钟,对面公路上开来一辆帆布篷小吉普,两道灯光在河谷里晃来荡去。

车停下,有人隔河喊道:“上阵多少人?”这边就有人扯开嗓子回答:“上阵二百五十九人!”

大家接着就用锹铲把车厢板敲得呯呯嘣嘣响。


这是VIP章节,需要订阅后才能阅读

成功加入书架
章节列表
第一章 生个雷公第二章 小神子
第三章 雷电金身第四章 中元节
第五章 叔嫂闹堂第六章 县衙絮谈
第七章 圆丘诗会第八章 四妹进嘉庐
第九章 赶猪手挂了第十章 夜行游女
第十一章 陈王会第十二章 父女传奇
第十三章 洞房逞能第十四章 逛新城
第十五章 鹤仙蒙难第十六章 巢父搬家
第十七章 雪精第十八章 工作队来啦
第十九章 妻女双娇第二十章 诉苦会
第二十一章 李菊蕊第二十二章 烧地契
第二十三章 死去活来第二十四章 给雪精讲的故事
第二十五章 互助组第二十六章 统购统销
第二十七章 合作化第二十八章 村姑的心愿
第二十九章 换招牌第三十章 挖地界
第三十一章 甲骨文与香菌第三十二章 售粮点诡云
第三十三章 孽缘第三十四章 地仙地姑撞南墙
第三十五章 锐意西行第三十六章 伙食团
第三十七章 喊一嗓子第三十八章 耕父奇遇记
第三十九章 花香果与木牛流马第四十章 铲山
第四十一章 施肥现场会第四十二章 今朝蟢子飞
第四十三章 太古荒情第四十四章 绣娘绝活
第四十五章 两朵云第四十六章 扫盲
第四十七章 李白杜甫第四十八章 元帅升帐
第四十九章 木乃伊第五十章 烧炭
第五十一章 十日俱下第五十二章 天上掉下个老祖宗
第五十三章 蓐收、萼绿华、杜三娘、麻姑和落花洞女第五十四章 鹏程万里
第五十五章 流浪汉的极乐时光第五十六章 土坪惊魂
第五十七章 苦女第五十八章 诺亚方舟
第五十九章 女人绵得第六十章 遇仙记
第六十一章 公主与贼第六十二章 公社楼
第六十三章 豪厅小酌第六十四章 豆腐西施
第六十五章 吃饭最强音第六十六章 高知
第六十七章 空中花园第六十八章 啼笑扯证
第六十九章 天聋地哑的小把戏第七十章 小球藻
第七十一章 来去匆匆第七十二章 老橡树
第七十三章 白药师第七十四章 白燕授徒
第七十五章 精怪们的欢乐聚会第七十六章 拖船坡
第七十七章 剜肠草花第七十八章 走,哥!
第七十九章 依山傍水扎大营第八十章 离恨天
第八十一章 前世今生第八十二章 破烂王
第八十三章 诸神的欢呼第八十四章 贞恋绝唱
第八十五章 百嫁女今番是真嫁第八十六章 黑崽之金蝉脱壳
第八十七章 个体先驱第八十八章 女哪吒
第八十九章 替身第九十章 沉湖
第九十一章 旋转的红酒杯第九十二章 古城醒来
第九十三章 女儿村第九十四章 有花有酒过清明
第九十五章 闹闹腾腾过端午第九十六章 飞龙在天
第九十七章 知青梯田·锦毛鼠第九十八章 赶花
第九十九章 红耳朵鸟儿第一百章 赤脚医生·彻地鼠
第一百零一章 七百里连营第一百零二章 穿山鼠·月亮赶太阳
第一百零三章 钻天鼠第一百零四章 翻江鼠
第一百零五章 老鼠的队伍第一百零六章 尿性茅台
第一百零七章 又见瓦斯针第一百零八章 小团圆
第一百零九章 情未了
设置
  • 背景颜色
  •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体
  • 字体大小
订阅

本次订阅将消耗 九怀币

当前余额为 九怀币,还需支付 九怀币

快捷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 切换支付方式

请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 切换支付方式

请在新页面中完成支付